浮雕、罗马柱、拱顶……52岁的西北桥静静地矗立在一环路北二段,横跨府河。伴随着昨夜沥青铺设工程的结束,西北桥维护加固工程全面结束,承载力比之前增大了近4倍,这座风情万千的老桥却因“修旧如旧”的工艺,而保留了其原汁原味的“欧式风情”。
成都市城管局道桥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座与锦江大桥、东风大桥“齐名”,修建于1959年的西北桥是我市中心城区最后一座“古桥”,至今已有52岁了。“它全长65.5米,宽43米,为实腹式红砖圆弧拱桥。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考验,它出现了桥面裂缝,拱圈老化、开裂和渗水等病害,而当时的修建技术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现行要求,因此,为提升桥梁的承载能力,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我们于11月启动了西北桥维修加固工程。”
而西北桥对成都的意义,还不仅仅是交通要道,一座50多岁的老桥,本身就是一部“桥梁历史书”,它拥有精美的工艺、精美的雕花以及精美的罗马柱。“走近它,就仿佛在品读桥梁的发展历程。”昨日,市城管局市政处有关负责人谈起西北桥时,告诉我们西北桥采用“修旧如旧”工艺的原因。“这是成都的历史文脉,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它!延续它!”
因此,既要确保原有建筑不被损坏,又要让其满足现行功能,加大荷载。“其施工难度全面加大!”该负责人解释,“西北桥的受力部位主要在桥拱,但是原有的红砖拱已经不能达到现在的承载标准。”因此,在加固过程中,我们特别先后对北幅、南幅和中幅进行打围施工,将桥面从中部“剖开”,在原来的红砖拱上面用钢筋混凝土加了一层坚固的“外套”,总共植入180吨钢筋,以此来强化桥梁的“骨骼”,让受力部位转嫁到钢筋混凝土的拱圈上。“以前桥梁只能承载10多吨重,现在可达50吨左右。”
为了确保这座“古桥”未来的安全运行,我市正在试验中的“桥梁超载监控系统”也将“移植”于此,对西北桥的状况实施更为精细的监控。“今后每一辆上桥的车辆都将实施车辆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