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房屋改造与新建结构接点中经常遇到植筋加固工艺,通过植筋可以做出新的结构接点如同预埋效果,但检测中经常发现植筋很多存在质量问题,沪荆公司通过实例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影响植筋质量的因素和施工操作要点,提供给做植筋行业施工人员来参考。
植筋是在混凝土结构上钻孔,采用植筋胶将钢筋种植锚固在结构孔内。
由于植筋施工工艺简便,效果明显,设计人员可以运用植筋技术对已有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建、改建和加固;也有些施工队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对填充墙的拉结筋,在施工时不绑扎,而待日后植筋。总之近年来植筋的应用越来越多。本人通过质量检测试验(拉拔试验)的典型工程实例,介绍植筋在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并分析成因,就其操作工艺提出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供施工人员参考。
海南工程实例
1.某工地加层
(1) 植筋概况
该工程原设计为十一层,后由于资金原因施工为十层;现对其进行加层,所加层为钢结构钢柱通过植筋与原有柱子连接,植筋直经为φ25,植筋深度为250mm,每柱植筋4个。在植筋全部完成后,业主委托检测单位对植筋进行拉拔试验,但发现有40%的植筋不满足设计要求,直接拔出。
(2)问题分析
从拔出的钢筋状况来看,其主要原因是该加层为露天原屋面上有灰尘、泥土,钻孔完成后,由于下雨好多孔内进了泥水,而施工人员未进行有效的清理,从而影响了粘结质量。
2.开发区某厂房墙拉筋植筋
(1)植筋概况
由于施工时施工方未预埋填充墙拉结筋,现通过植筋补上。植筋直径为φ10,植筋位置为柱子,植筋深度为100mm。植筋一部分完成后通过试验发现有80%不符合要求。
(2)问题分析
从拔出钢筋的状况和对施工人员的调查发现。该工程植筋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认为是墙拉筋,非主要结构构件,而未按技术要领进行操作,不是往孔内先注胶,后插筋,而是将结构胶抹在钢筋表面,再随便插入孔内,导致植筋孔内结构胶不密实而影响其粘结力。
3.某建筑物立面增加挑檐
(1)植筋概况沿该建筑物一层顶圈梁植入φ10钢,植筋深度为100mm。通过试验发现有30%达不到设计要求。
(2)问题分析通过现场观察和对工人调查,发现施工程序均正确,后有人提出是不是建筑物年代已久,混凝土标准号为C20,植筋深度为10d考虑是否太浅。经大家讨论决定按13d施工一部分。通过试验该部分植筋均满足要求。
施工技术
通过对上述多个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总结,本人认为植筋的施工质量控制有以下方面:
(1)钻孔:检查构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C20以上。按照设计要求确定钻孔的位置,孔径和深度,外侧孔壁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边缘间的宽度≥5mm以上,钻孔后的孔壁完好无裂缝和蜂窝等。其质量控制关键是钻孔孔经应比植入钢筋直经大4—6mm,钻孔深度为混凝土强度≥C30时为10d,小于C30时为13d。
(2)清孔:钻孔后应立即清理,用刷子擦孔壁灰粉,并用压缩空气吹净钻孔内的灰粉,然后用干净物体临时封堵孔口,以防尘土,砂粒等杂物落入。质量控制关键为钻孔必须清扫干净,以增强孔壁与结构胶的粘结力。
(3)植筋表面处理
植筋应先通过物理试验,采用机械法或钢丝刷除去植筋表面铁锈和氧化层,然后用丙铜除去残留油污,经处理的钢筋应尽快植入孔内,避免再次污染。质量控制关键是钢筋植入部分表面干净,以增加与结构胶的粘结力。
(4)结构胶灌注
大多数结构胶为双组分材料,用长嘴器具深入成孔底部,通过挤压器将胶在孔内从里到外渐渐填孔并排出空气,注胶量为孔深的1/2~1/3。质量控制关键是从底开始注胶,胶体不得有气泡存在。
(5)钢筋植入
将处理好的植筋缓慢旋入孔内预定深度。质量控制关键是植筋必须缓慢旋入。
(6)养护固化
已植入孔内的钢筋在常温下养护直至使用的结构胶到固结的规定时间。其质量控制关键是保证固结时间,中间不得扰动。
通过实际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其成因,总结了一些经验力求以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